交通领域是目前氢能应用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已实现包括氢能客车、重卡、轮船、飞机和叉车的示范应用。随着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持续发展,加氢站作为氢能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引起上至政府下至产业链企业的高度关注,根据《中国加氢站建设与运营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球累计已经建成加氢站达到1089座,其中中国累计建成加氢站为351座,全球占比达到32.2%,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000座。
1.1 氢能由于重量轻、储量丰富、燃烧性能良好的特点,被认为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一种新能源,更被视为实现各行业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交通领域是目前氢能应用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已实现包括氢能客车、重卡、轮船、飞机和叉车的示范应用。
1.2 随着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持续发展,加氢站作为氢能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引起上至政府下至产业链企业的高度关注,根据《中国加氢站建设与运营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球累计已经建成加氢站达到1089座,其中中国累计建成加氢站为351座,全球占比达到32.2%,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000座。
1.3 目前,国内99%已建成的加氢站都采取站外供氢模式,并且以长管拖车搭载20MPa管式集装箱运氢为主。站外供氢方式运输能力低(运载氢气质量约占拖车总质量的1%)、装卸时间长(一般需要4小时左右)、运输成本高,综合能效低,使得在实际的终端氢气成本中,氢气的储运成本就占了20%-30%。可见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是影响氢能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1.4 如能站内制氢加氢一体站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的储运环节,省去昂贵的氢气运输成本,能有效解决了氢气储运带来的成本偏高的问题。
1.5 随着国家政策开始逐步放宽对一体站建设的管控,全国多省地区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制氢加氢一体化建设,越来越多地区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制氢、放宽证件管理,政策背后暗示氢能产业发展的束缚逐渐松弛,这将为制氢加氢一体站的发展带来积极作用,让氢能产业拥有更大“呼吸空间”。
1.6 广东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也是氢能发展的高地。广东省《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 明确提出,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业内认为,这一政策对氢能产业将产生积极 影响,非化工园区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在广东有望“松绑”。随后,浙江省也做出相应修订,浙江在《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2022年修订)》有望进一步助推制氢加氢一体站走出化工园区,利好产业发展。四川省,山东省,上海市,湖北省武汉市,河北唐山市都纷纷跟进。
1.7 2023年新年伊始,大连推出全国首个一体站技术规范《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保税区)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规范》。随后,广东省也发布了《一体站安全技术规范(报批稿)》地方标准意见的公告。制氢加氢一体化的标准和实际落地方面均有所突破。全国各地一体站投建的消息开始增多。